農業革命對對碰② ▏安龍“菌菌”VS錦屏“斛斛”
- 作者:黃鎮華
- 編輯:王琳
- 來源:貴景網
- 發佈時間:2020-11-25 17:48:43
- 作者:黃鎮華
- 編輯:王琳
- 來源:貴景網
- 發佈時間:2020-11-25 17:48:43

—食用菌—
種植面積從2016年的200畝擴大到現在超過3.6萬畝,產量從500噸發展到14萬噸,產值突破15億元……黔"菌"安龍,"菌"行天下,短短几年時間,安龍縣成為中國知名的食用菌種植大縣。

安龍縣福順三友食用菌大棚內,員工在採摘食用菌。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朝富 攝
安龍縣因地制宜,以"菌"破題,以食用菌為"一縣一業"的突破口,為貧困羣眾穩定脱貧和逐步致富提供了堅實支撐。截至目前,安龍食用菌產業企業22家,合作社48家,共覆蓋貧困户16083户71198人。

當地羣眾在安龍縣普坪鎮香車村食用菌基地採收香菇。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朝富 攝
安龍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是貴州省農業產業革命的縮影。

在安龍縣食用菌產業園,羣眾在採收香菇。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朝富 攝
作為貴州省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之一,近年來,黔菌產業實現裂變式發展,連續三年規模翻番,2019年,已經晉級全國第一梯隊。

黔西縣甘棠鎮羊肚菌示範種植基地,村民分散在大棚裏採摘羊肚菌。史開心 攝
目前,貴州省有85個縣發展食用菌產業,其中重點縣30餘個,規模化栽培食用菌30多種,調度企業800餘家,其中千萬棒以上重點企業90餘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33家,最新數據顯示,我省2020年前三季度食用菌種植規模達35億棒(萬畝),產量111萬噸,產值144億元,年底有望突破40億棒,躋身全國前十。

村民在錦屏縣三江鎮小江村林下黑木耳種植基地採摘黑木耳。唐樹銀 攝

在威寧自治縣五里崗街道的威寧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採摘出口海外的新鮮杏鮑菇。黃忠貴 攝

航拍安龍縣林下食用菌種植基地。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朝富 攝

航拍安龍縣食用菌核心產業園。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朝富 攝
—鐵皮石斛—

錦屏縣萬畝石斛示範基地,村民在杉木立體搭架上種植鐵皮石斛。楊曉海 攝
鐵皮石斛是一種名貴的中草藥,被列為"中華九大仙草"之首。

錦屏縣萬畝仿生石斛國有林場銅鼓工區基地裏,工人默契配合接種仿野生石斛。姜佳信 攝
石斛產品經濟效益非常可觀。據悉,自2019年以來,致力發展中藥材產業的錦屏縣順利打造錦屏縣萬畝林業(石斛)綜合產業園、龍池石斛田園綜合產業園、三江便團石斛種植產業園等,並利用當地森林覆蓋率高、日照時間長等優勢,探索出杉木、松木、梨樹等貼樹近野生種植鐵皮石斛模式。目前,已完成種植鐵皮石斛1.1萬餘畝。同時,發展樹下套種中藥材、樹中養蜂的"林中生態經濟",其中,中藥材種植9.1萬畝,養殖蜜蜂7000箱,帶動村民通過就近就業增收致富。

錦屏縣三江鎮菜園村的鐵皮石斛種植基地,村民在種植鐵皮石斛的杉木林裏勞作。楊曉海 攝
截至5月底,貴州省石斛種植面積15.95萬畝,石斛乾花產量123.55噸,鮮條產量8097.73噸,產值21.61億元。石斛近野生種植面積、鐵皮石斛種植面積和金釵石斛種植面積、產量、產值均位居全國第一。

錦屏縣敦寨鎮架寨村鐵皮石斛育苗馴化基地,農民在移栽鐵皮石斛苗。龍柳仙 攝
截至目前,貴州省石斛產業通過務工、土地流轉、入股分紅等帶動4萬人增收,其中貧困人口1.1萬人,人均增收5000元;預計到2020年底,可帶動6萬人增收、人均增收7000元,全年總用工251萬人(次),可提供200天以上穩定就業崗位12550個,較2019年新增崗位2300個。

德江縣荊角鄉海拔880米的茶山村鐵皮石斛基地內的松樹林里長滿鐵皮石斛。馮勝彥 攝
以錦屏石斛為代表,近年來,貴州省中藥材產業發展迅猛,截至今年9月底,種植面積已達665.75萬畝、產量90.99萬噸、產值破100億元。

從江縣貴州康源鐵皮石斛農業科研開發有限公司工人在晾曬鐵皮石斛花。吳德軍 攝

村民在錦屏縣三江鎮菜園村鐵皮石斛種植基地採摘石斛花。楊曉海 攝

錦屏縣萬畝石斛示範基地,村民在杉木立體搭架上種植鐵皮石斛。楊曉海 攝
策劃貴州圖片庫編輯部
來源 貴景網
文字 黃鎮華
編輯 王琳
編審 王璐瑤
-
貴州茶葉去年出口7.2億元,打火機出口3.9億元,還有吉他、調味品……
2020年,貴州茶葉共出口7.2億元;第二位是貴州打火機,出口3.9億元;第三位是貴州吉他,出口2.4億元。
當代先鋒網 2021-01-27 20:03:59 -
貴州4地加入合作聯盟!“雲上辦”政務服務開始跨省通辦啦!
近日,由9省(區)17地政務服務管理部門組成的“雲上辦”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聯盟舉行線上簽約儀式,貴州4市(州、區)加入聯盟。
當代先鋒網 2021-01-27 20:03:59